奥funs | 轻松拿捏年轻人的「XXXL」营销(巨物恐惧症请避让!!!)
10
2023-07

 

 

近日,深圳前海山姆旗舰店开业时推出的一款限量版巨型泡面桶,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限量供应,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然而,由于该泡面桶的受欢迎程度,市场上的代购和转售价格一路飙升,甚至引发了市场监管局的介入调查。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抢到泡面桶的消费者认为,这个超大号桶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可以作为收藏品和猫窝,体现了限量和独特的设计的价值。而未能抢到的消费者则在网上寻求购买该商品的欲望,也明确表示只想要这个泡面桶,而不是桶内的泡面,这显示了他们对于独特的设计和限量的追求。



巨型泡面桶的出圈背后,确实显现了商家采用超现实尺寸来打造定制产品,以增加商品话题度和打卡属性的策略。这种做法不仅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和追捧,也成为了商家吸引流量的密码。

当我们将目光从线上扩展到线下市场,会发现「XXXL式」超大码营销或艺术装置、场景美陈等正在成为新的趋势。

吸睛的XXXL美陈装置

6月中旬,上海前滩太古里的街区成为了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片超大号的沙滩椅和扭蛋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这个场景是前滩太古里为了庆祝夏季而打造的「皮一夏趣生活」活动的一部分。



夏季是购物中心营销的热门季节,各大购物中心都在不断创新和打造独特的场景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深圳湾万象城在街区打造的季节限定的ICE CREAM BAY冰淇淋庄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冰淇淋庄园不仅有巨型雪糕屋等吸引眼球的装置,还有前檐书屋报刊亭、store by .jpg咖啡、CATBOY FLOWER STUDIO花艺等业态门店的组合。



从深圳湾万象城的ICE CREAM BAY冰淇淋庄园到之前的巨型福兔艺术装置,这个区域已经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热衷打卡的“秘密庄园”。在炎炎夏日里,巨大的冰淇淋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满足感,足以让消费者愿意走出家门,来到购物中心,享受购物的乐趣和独特的体验。

业内人士指出,像“XXXL”式巨型艺术装置这样的超大尺寸商品或日用品,因其具有更强的存在感和视觉冲击力,往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超出既定认知范畴的尺寸,人们会感到好奇和兴奋,产生进入其中的欲望。就像是小人国的童话故事一样,让人们产生逃离现实的错觉,从而激发出不一样的情绪价值。这种情绪价值可以是惊喜、兴奋、好奇或者是探索的欲望,它们都可以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关注和销售机会。




如果大范围翻阅全国购物中心今年的场景打造日历,不难发现,迎合大众情绪治愈的迫切需求,巨型花束成为了商家吸引大众情绪的必备元素之一。



奢侈品牌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创新和制造话题,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其中,LV和草间弥生的合作成为了近期备受瞩目的焦点。在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香榭丽舍大街的LV旗舰店,外墙被大型笔触波尔卡圆点占据,建筑上方还挂上了巨型草间弥生充气人偶。这种组合不仅增强了品牌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流量突围or情绪狂欢?

站在成本的角度来说,大往往也意味着贵。眼下,越来越大的“size内卷”,似乎恰是实体商业流量突围战愈发激烈的写照。而商家们对此表现出的甘之如饴,也印证了超大码营销的确是能够“拿捏”年轻人,又较易在行业内出“爆款”的一种形式。

当然,一些与XXXL有关的营销活动并不总是能够完全让消费者感到惊喜。一些商家可能会以过于夸张或不寻常的视觉效果来形成冲击,以期引发舆论流量。

较为经典的便是DIESEL曾于上海TX淮海快闪店门口打造的巨型装置。该艺术装置由柏林艺术家Niklas Bildstein Zaar打造,高约 7-8 米,宽 15-20 米,由 3D 打印技术制作而成,而后经镜头捕捉和拼贴,以 2D 模体储存于 600 张形色各异的图像中,每个细节和斜面都栩栩如生。



这个巨型装置虽然外表独特,但其实蕴含着很深的含义。它的创造者希望通过这种艺术形式,传达出一种真实、率真和亲密的美,拒绝同质化的脸庞和身材,鼓励每个人成为最理想的自己。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被这个装置的外表所吓到,但这种艺术形式的目的就是引起人们的注意,让人们思考和探讨美的定义。

相对于DIESEL引起的争议,LV在阿那亚大秀中的巨型沙雕似乎更加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这个巨型沙雕同样采用了未来感和异域感的元素,让人们感受到了品牌的不同凡响和独特魅力。



虽然“XXXL”式的营销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只是演绎着“big is more”的剧情,但是实际上它的成功并不只是因为规模大而已。这种营销方式通常会与大众审美进行博弈,有时候可能会陷入舆论或噱头的旋涡中。因此,要想让这种营销方式成功,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场景和材质,以及能否在情绪上迅速引起大众的共鸣或正向的联想,引发大众的参与和代入感。如果能够让大众成为传播的“代言”者而不是吐槽者,那么就更容易成就现象级的“爆款”。

在疫情后的时代,情绪价值已经成为所有商业玩家都在讨论的话题。对于大众而言,情绪价值可以是寻回亲密社交,消除生活压力和负能量,或者是city walk式的松弛,以及见以往所未见带来的治愈。而一个恰到好处的XXXL艺术装置或是营销,往往能够成为那个“中间地带”。

“超现实感”成实体空间香饽饽

最近,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作品再次出现在维多利亚港,并在尖沙咀K11 MUSEA一带畅游。巨型小黄鸭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到困惑,似乎需要思考哪个是真实世界的问题。



事实上,由于“XXXL”带来的不真实和恍惚的感受,越来越多的实体空间开始探索使用此类装置来引导客流动线。例如,LV和草间弥生联合的案例中,巨型草间弥生雕像横穿两层楼空间,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打卡胜地。



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去年与创意品牌AllRightsReserved合作,邀请了国际知名德国艺术家团体Inges Idee,创作了两件永久性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分别是「迈上!」和「大象亲子乐团」。其中,「迈上!」这个装置设置在东里,一个小男孩背着大象书包,单脚从地下空间迈步至地面,形成了跨层IP装置。这个装置也引发了大众探索不同楼层空间、寻找不同角度打卡的乐趣。



除了艺术装置,不少品牌门店也在探索成为“进击的巨人”的方式。这些门店利用商场空间形态,打造出“XXXL”型号的门店、旗舰空间或是更“超现实”的场景,以刷新品牌形象,吸引流量。这些门店的外观往往给人震撼的观感,内部也延伸出更多产品售卖之外的生活方式空间,从而让实体空间的边界不断延伸。
如果大范围翻阅全国购物中心今年的场景打造日历,不难发现,迎合大众情绪治愈的迫切需求,巨型花束成为了商家吸引大众情绪的必备元素之一。

 



当实体空间不再只局限于贩卖商品时,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差异体验,逐渐成为衡量空间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XXXL”的风潮吹过大街小巷,让城市多了更多承载情绪、逃离现实的童话之境,也让人们有了更多可说道的新鲜记忆。而商业空间的想象越来越无边,这也许是将要不断萌芽的商业新趋势。
除了艺术装置,不少品牌门店也在探索成为“进击的巨人”的方式。这些门店利用商场空间形态,打造出“XXXL”型号的门店、旗舰空间或是更“超现实”的场景,以刷新品牌形象,吸引流量。这些门店的外观往往给人震撼的观感,内部也延伸出更多产品售卖之外的生活方式空间,从而让实体空间的边界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