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地产拥有多个成功的项目,这体现了他们在房地产和商业运营方面的卓越实力。太古广场第三期的装修升级,展示了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追求。他们不仅保持了建筑的外形美观,同时也赋予了其内在的时尚感和艺术性。
多首层概念
多首层概念”的设计可以帮助商业建筑提高可达性、多样性和吸引力,从而增加顾客数量和销售额,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商业设计模式。
通过连接地铁站、公交站台、私家车(出租车)停泊港等交通枢纽,商业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入口和出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流。
多首层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更是一种商业理念的体现。
例如,总共7层的又一城(备注:又一城曾由太古地产开发及持有运营,现已整体出售,不再归属于太古地产)也基于这一理念设计了五个“首层”。
因此,这五层的租金表现相差不大。但多首层设计对于商场的选址和地势条件有着一定的要求,依靠坡型地势而建的地理条件可以更好地实现多首层设计。
扶手梯交错成商场动线
许多商场在设置扶手梯时往往只考虑了垂直引导客流的功能,而没有充分发挥扶手梯的潜力。扶手梯不仅可以用于引导客流,还可以成为商场的一种设计元素,增强商场的动感和吸引力。
在又一城和太古广场这样的商业项目中,扶手梯并不仅仅是用于垂直交通的设置。
站在商场的最高一层,凭栏向下望去,每层之间的扶手梯位置和角度各不相同。这种不规则摆放的设计,使得商场的动线看起来纵横交错,更加丰富多样。
这条动线不仅对客流进行了有效的疏导和引导,同时也营造了动感、时尚的视觉效果。它像一条流水线,引导顾客在商场内顺畅地流动,同时也像商场里无声的音符与旋律,为顾客带来独特的购物体验。
垂直电梯全玻璃改造
垂直电梯作为商场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可以方便顾客在不同楼层之间快速移动,提高购物的便利性和效率。但是,垂直电梯的体积较大,占用了商场的空间,影响了视觉的通透性。太古广场作为一家已有25年历史的商场,也意识到了垂直电梯对商场视觉效果的影响。在商场内部多部垂直电梯的设置中,太古广场通过改造将它们变成全透明的玻璃装置,以形成更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垂直电梯设计理念非常独特,充满了艺术性和时尚感。通过运用考究的弧线,创造出类似蝴蝶结般的曲线,使得垂直电梯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成为了商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又一城则不再把垂直电梯放在通道中间,把它移到了不显眼的位置以避免遮挡商铺视线,而且并非每一层都停靠,以此令更多顾客使用扶手梯,增加人流到店铺的机会。
走廊灯光弱,店铺灯光强
灯光效果对于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心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灯光颜色和亮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感觉,从而影响顾客的消费决策和停留时间。在又一城的PageOne书店中,橘黄色的灯光被用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环境。这种灯光颜色可以减轻顾客的视觉疲劳和压力,使他们在购书的过程中感到更加轻松和愉悦。
商场中灯光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运用灯光来突出店铺内的陈列和橱窗,并且不会喧宾夺主。商场的灯光设计需要平衡店铺内部和公共区域的光线强度,以确保顾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店铺内的商品和展示,同时不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飘带式设计洗手间显尊贵
太古广场的洗手间很惊艳,因为商场的洗手间最能直观体现一个商场的品位和服务意识。这种惊艳并非源于夸张的设计或昂贵的材料,而是因为它的优雅和细致。太古广场的洗手间设计理念体现了极致的舒适和实用性。每一个厕位都巧妙地隐藏在飘带般的造型中,这种设计使得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同时也增加了使用的私密性。对面每个洗手台上的长方形镜子都打磨成圆角,这种细节处理不仅美观,还可以避免意外磕碰,充分考虑了顾客的使用体验。在母婴室,太古广场的设计理念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连尿布的台面都设计成圆弧小窝,这种设计考虑到了家长和小孩的需求,使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更加方便和舒适。
立柱隐藏于店铺墙内
在商场中,柱子的存在可能会对店铺的视线和顾客的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商家来说,柱子可能是一道“面目可憎”的屏风,挡住了目标客户的视线,让一部分客户在到达店门前的短短距离外转身离去。
又一城的设计理念非常独特,他们非常注重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商场的流畅性。通过将柱子隐藏在两旁的店铺墙面内,确保了顾客在通道上不会受到柱子的阻挡,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超市设置购物车专属梯
提到专属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VIP专属、老板专属……太古城的APITA超市专门为购物车设计了专属的扶手梯,将顾客梯和购物车梯分开在左右,购物车单独一列在中间,通过齿轮卡住购物车,缓缓送达停车场。
太古城的APITA超市之所以设计购物车的专属梯,主要是出于几个原因:
首先,商场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让顾客购买更多的商品。其次,太古城的地形条件给购物车的运输带来了挑战,由于超市与停车场的接口处地形局促,坡度较大,普通超市所使用的扶手电梯很难在此处安装,这种地形缺陷给顾客带来了不便,他们可能需要费力地抬着购物车上楼梯,或者选择其他的运输方式。
整体装修格调一致
太古广场,这座刚刚度过25岁生日的建筑,展现出了岁月的独特韵味。经过不久前完成的整体翻新,从宏伟的外观到内部的细微之处,都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这座建筑所呈现的,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如丝般顺滑的风格,给人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
太古广场的翻新工程不仅关注建筑的整体外观,还深入到内部的细节。他们精心处理每一个环节,以确保整体的一致性和和谐。建筑物的外立面去掉了棱角,采用圆边设计,这种处理方式既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也使其更加舒适和安全。内部的栏杆转角处呈弧形,这种设计既避免了尖锐的角落,也增加了观感的柔和度。就连商场的LOGO和角落的垃圾桶也与整体装修格调保持一致。
商场不悬挂广告条幅
太古系商场与国内许多商场在广告展示方面的做法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太古系商场倾向于保持中庭的干净和整洁,而不是悬挂过多的广告条幅。
太古系商场的中庭管理策略对多数商户都有好处。通过保持中庭的干净和整洁,顾客的视线不会被广告条幅挡住,从而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商场内的商品和活动。对于商家来说,店内的广告和宣传手册是更加直接和有效的宣传方式。
太古系商场的橱窗设计确实非常独特和吸引人。他们很少在橱窗玻璃上张贴广告,而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将橱窗打造成一个展示商品和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商场的整体档次和品牌价值,也给顾客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不同业态间无缝对接
太古广场在处理酒店、公寓与商场的连接方式上确实非常出色,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指示清晰、到达方便、进出低调以及保护客人隐私等,从而创造了一个和谐、优雅的购物环境。
首先,太古广场在商场内设置了明确的指示牌和地图,指引顾客前往酒店和公寓。这些指示牌不仅标示清晰,而且位置显眼,使得顾客可以轻松地找到它们。此外,商场内的员工也经常为顾客提供指引和帮助,确保顾客能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其次,太古广场将酒店和公寓的通道与商场的通道分开,避免了客人在商场内迷路或找不到方向。这些通道的设计也非常注重隐私保护,比如采用隔音材料、遮阳遮雨设施等。在万豪酒店和港丽酒店的通道中,太古广场还利用柱子或墙壁等元素,形成了视觉隔断效果,进一步保护了客人的隐私。
最后,太古广场还采取了一些巧妙的连接方式,将商场、酒店和公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万豪酒店和港丽酒店的通道中,太古广场利用曲径通幽的设计,让人们必须沿着通道走进去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种设计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保护了客人的隐私。
服务台人性化设计
太古广场的服务台设计确实非常独特和人性化。他们的服务台像一本书打开的样子,不仅有清晰的电子触摸屏,展示每个商家的信息和导航指引,还有热情的客服人员站在“书页”旁,随时准备帮助顾客解决各种问题。太古广场的服务台设计也非常引人注目,他们不仅关注服务台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还注重设计的人性化和形象化。通过将大大的问号或感叹号挂在中庭,顾客可以远远地就能看到服务台的位置,方便他们寻找和解决问题。
商场出口设置的士停泊港
又一城设计的“的士停泊港”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施,它可以为顾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为商场增加了人气和流量。首先,这个停泊港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提供了宽敞的上下车空间,私家车和的士分别在两条道上行驶和上落,这样顾客在上下车时就不必担心日晒雨淋的问题。同时,顾客下了车后可以直接从商场大门进入商场,这为顾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这个停泊港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商场人流量的问题。通过创造又一个“首层”,这个停泊港不仅增加了商场大门端口的人气,还平衡了商场内的人流量。这样,无论是在地铁口还是在商场的另一端,都有足够的人流量,有利于商场的整体运营和发展。
通道宽度有讲究
如果动线过宽,顾客可能会感到不便,不愿意来回逛动线左右边的店铺,这会降低商场的吸引力。太古系列的三代商业在动线宽度上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升级。第一代太古城的主通道宽度过宽,导致顾客从左边走到右边需要较大的动力,便利性不足。太古广场的走廊宽度则较为适宜,来回20多步,估计在20-30米之间,为顾客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而第三代又一城则在宽度上做出了更为合适的调整,以适应顾客的需求。
合理引导客流量
沿着太古城的手扶梯到达顶层,转头就能看到通往写字楼电梯间的通道,太古广场也有与酒店相连的通道。除了多个地面层的打造,如何将写字楼、酒店的客户与商场更好地融合也是太古商业的一大特色。也许从你身边擦肩而过的人,正是通过扶手梯穿过商场,边逛街边前往办公室。这不是巧合,这是商场对于动线设计的巧妙之处。但更值得称道的是,写字楼的白领或者酒店客人也可以直接通过出入口和直梯直达。既做到合理引导人流,又不强制客户的路线,这就可以称为一个成功的动线安排了。
1:3的店面黄金比例
观察商业的楼层示意图是了解商场布局和规划的重要途径。楼层示意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店铺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3通常是一个标准铺的开间与纵深比例,这种布局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同时考虑到人流动线和视觉效果。靠近门口的前1/3处是人流最多的地方,因此这里通常用于陈列新品,吸引顾客的眼球,租金也更高。而最深处的1/3往往客人较少,因此通常用作仓库或后勤。在又一城的楼层示意图上,除了大多数1:3的标准店铺以外,还有部分面积较大的店铺如H&M,为了避免开间过大,于是在它原来的开口上分割出一个小店铺给其他租户,H&M则使用了这个小店铺的后半段面积。这种设计既考虑到了大店铺的空间需求,又巧妙地利用了小店铺的空间,使整个商场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这种设计确实可以增加一个小店铺营业的机会,同时也对H&M没有影响,反而可能增加其客流量和销售额。对于商场而言,更高的租金收入也是一项重要的收益来源。
营造到达感
一个成功的商场需要提供一种购物环境,让顾客能够感受到舒适和放松。为此,商场需要在设计中营造一种宜人的氛围,让顾客在购物的过程中能够放慢步伐,享受购物的乐趣。
太古系的商场与地铁连接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人们的购物心理和行为习惯。在地铁里,人们的步伐往往较快,因为他们要赶时间,但是当他们到达商场后,需要一个地方来适应和缓冲这种变化。这个地方就是商场的入口区域。通过设计开阔的空间和高几层楼的高度,人们可以感受到商场的氛围和舒适度,从而减慢步伐,放松心情,开始购物。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商场的吸引力和吸引力,还为顾客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