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时进奥莱,看到Burberry在排队,天黑从里面出来,依然在排队。Gucci天天排队,Nike、Adidas里面更是人挤人。凑热闹去逛了奥莱,凑热闹排队PUMA,结果结账排了一个小时。奥莱Nike抢疯了,无从下脚,买白菜一样,晚上9点还人山人海望不到头。
截至发稿前,笔者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奥莱”,笔记数高达151万+,而其中大都在打卡和分享奥莱的火爆和人流排队盛况。
奥莱似乎在今年迎来了其“回春”和高光时刻。
公开数据显示:
上海青浦百联奥莱在今年五一期间创造了17年以来的最高销售额。王府井上半年的奥莱业务也大涨了42%,成为该集团表现最好的业务。
首创钜大在五一15城的销售业绩超过4.1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同时,公司上半年的奥莱营业额达到53.18亿元,同比增长42%;此外,首创钜大上半年实现客流2695万人次,同比增长34%。
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全国奥特莱斯销售额超过了1300亿元,这个数字是去年全年的62%。麦肯锡的预测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奥特莱斯市场的巨大潜力。到2025年,全国奥特莱斯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900亿元。
王府井、首创钜大等营收均大涨
百联五一破17年来最高记录
奥特莱斯在2023年上半年的表现确实引人注目。相比许多头部商业地产的中期业绩,奥莱在营收或销售额方面实现了大幅增长,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王府井奥莱,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2.08%,业态收入占比公司达15.31%
王府井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表现出强劲的业绩。根据8月26日发布的半年度报告,公司的营业收入约为63.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7.44亿元相比,增长了11.07%。净利润也有显著的增长,从去年同期的3.82亿元增加到5.18亿元,涨幅达到了35.64%。
王府井集团旗下的奥特莱斯业态在2023年上半年表现突出,增长态势明显好于其他业态。根据半年报数据,奥特莱斯业态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2.08%,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业态。此外,奥特莱斯业态的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15.31%。
尽管百货业态的客流量也在逐渐恢复,但奥莱和购物中心的客流量恢复速度明显好于百货。
首创钜大上半年奥莱营业额53.18亿,同比增长42%
2023年8月28日,首创钜大发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报告期内,首创钜大的总收入达到了6.24亿元,同比增长了36.33%。在利润方面,首创钜大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了9007.9万元,这个数字同比去年实现了扭亏。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奥莱营业额人民币53.18亿元,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与此同时,公司的客流量也有显著的提升,上半年实现客流2,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
首创钜大在五一假期期间的表现非常亮眼。15个城市在5天内实现的销售额超过4.1亿元,同比增长了136%。首创钜大在业绩增长方面表现出色,这得益于其旗下奥莱和品牌充分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制造话题,放大营销效果。这些策略不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举个例子,首创钜大在郑州项目上与UR合作推出了面向大学生的特卖活动,这个活动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扩散,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这种合作模式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同时也展示了首创钜大在创新营销方面的实力。
砂之船奥莱第二季度总销售额同比提升40%
砂之船集团旗下奥莱的总销售额同比提升了40%,总客流的同比增长率也达到了52.1%,会员消费人数的同比增长率也高达46%。综合来看,砂之船集团在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了销售额、客流量和会员消费人数三个关键指标的大幅增长。
砂之船夜奥莱小程序线上销售额同比提升262%,较去年同期相比,线上销售额增长了近两倍半。项目城市外销额也同比提升了223%,这个数字同样非常显著,表明砂之船集团在项目城市以外的销售业绩也在快速增长。
唯品会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13.6%
唯品会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实现了279亿元的净营收,这个数字同比增长了13.6%。同时,唯品会第二季度的Non-GAAP净利润为24亿元,这个数字同比增长了50.8%。
其中,二季度唯品会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达到了506亿元,同比增长了24.5%;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570万,同比增长了9.6%;订单数达到了2.138亿,同比增长了14.7%。
奥莱的“高光”表现让市场重新认识到这个行业的巨大价值,以及购物中心之外的新的商业消费趋势。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奥莱行业将继续保持创新和升级态势,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更高要求。
当报复性消费遇上理性消费
奥莱乘上折扣时代“东风”
在疫情之后,零售市场确实出现了你所说的这种魔幻现象,即消费者在某些情况下愿意进行报复性消费,而在其他情况下则更加理性。这种消费行为常常表现为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毫不犹豫,
而日常购物又会格外“计较”。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渐转变,他们越来越注重理性和高性价比的消费行为,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暂的报复性消费。在长期来看,理性和高性价比的消费行为将会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王府井集团财报的业务说明,奥莱业态是该公司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在奥莱业态中,运动、女装、男装、鞋帽和箱包是销售前五类商品,这些商品在总销售中占比高达88%,更为引人注意的是,这前四类商品的销售增长均超过了35%以上。
强需求的零售业态销售突出反映出了消费者对“大品牌,小价格”的认同和推崇。在零售市场中,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品牌、品质和性价比,而不只是单纯地追求低价。
“品质+折扣”的“折扣时代”确实已经到来,奥莱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在助推其业绩一路快跑。
2002年是中国奥特莱斯元年,当时北京首商集团打造的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奥莱,以百货折扣店的形式开业。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北京燕莎奥莱开业的第一年,其市场销售额接近3亿元,而在开业当天,其销售额就达到了206.6万元。
奥特莱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20年,经历了集中爆发、行业洗牌、专业市场等阶段,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奥特莱斯的业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购物中心化”奥莱体验
传统上,奥特莱斯主要被视为品牌过季商品的折扣店集合,重点在于提供打折商品,而不太关注购物环境的体验和氛围的营造。然而,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和购物习惯的变化,奥特莱斯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奥特莱斯消费体验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购物,而是开始向购物中心体验感转变,变得更加生活化和社交化。
奥特莱斯已经从单纯的卖货转变为多面的消费体验,包括购物、逛街、拍照、餐饮等多种元素。这种变化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好感度。
“精细化”奥莱运营
在早期,奥特莱斯运营商主要关注品牌和商品的知名度,认为只要有大品牌和折扣就可以吸引消费者。因此,他们往往只关注品牌和商品的入驻,而不太注重商场的布局、氛围、体验等方面的建设。然而,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和购物习惯的变化,奥特莱斯的运营商也开始注重商场的精细化运营。他们不仅关注品牌和商品的入驻,也注重商场的布局、氛围、体验等方面的建设,以及业态和品牌的调整。
随着奥特莱斯行业的发展,已经从最开始的品牌“大而全”逐渐向更加细分的定位转变。
不同的奥特莱斯确实有不同的主打品牌和业态配比,以吸引不同的目标客群。一些奥特莱斯主打高端奢侈品牌,主要面向高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另一些奥特莱斯则更注重运动或户外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运动装备、户外服装和鞋履;还有一些奥特莱斯则注重年轻人的需求,引入时尚潮流品牌和街头服饰,提供时尚、个性的商品;此外,还有一些奥特莱斯则以家庭消费为目标客群,提供儿童游乐设施、美食餐厅等家庭娱乐项目。总之,奥特莱斯根据不同的目标客群的需求和喜好,进行不同的业态配比和品牌选择,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奥特莱斯在品牌招商方面更加注重层级和消费客群的喜好变化,进行相应的品牌运营、品牌调整和品牌强化,以提高商场的品质和商业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奢侈品化”奥莱品牌
随着奥特莱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奢侈品牌对奥特莱斯的重视和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像上海青浦奥莱等许多奥特莱斯项目都引进了Gucci、YSL、Prada等奢侈品牌,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端品牌的需求。从消费者在奥莱奢侈品排长队的现象也可以看出,Gucci、Burberry、Prada等奢侈品品牌已经成为了奥特莱斯的标配。
2020年,泰国Siam Piwat集团和西蒙地产集团在2020年合资开设了首个奢侈品奥特莱斯项目Siam Premium Outlet Bangkok,这是泰国最大的零售地产集团和美国最大的零售地产公司之间的合作。
此外,消费者还发现,现在奢侈品品牌在奥特莱斯的店铺中销售的商品不再仅仅是过季和经典款式,而是越来越多地展示品牌的最新款产品。
奥特莱斯店和奢侈品牌之间的合作关系确实非常紧密,这也反映了奢侈品牌对奥特莱斯店和其客群的认可和重视。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奥特莱斯店不仅仅是一个清理过季商品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示品牌形象、吸引新客户的重要渠道。
对于奥特莱斯来说,品牌的“奢侈品化”确实是消费者视角去评判奥特莱斯品牌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和商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奢侈品牌在奥特莱斯中的布局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旺的奥莱之“火”
目前来看,奥特莱斯行业的发展势头已经不是一时的热度,而是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是业绩暴涨;另一方面,奥特莱斯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国奥莱项目越开越多。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新开业项目达到了26个,新增商业面积294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增长迅速。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已开业的奥特莱斯项目共有266个,总体量达到2350万平方米。
从2002年到2014年,全国开业的奥特莱斯项目总计才122个,年均每年开10个左右。而在2022年,奥特莱斯项目的数量达到了26个,是之前的2.6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奥特莱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开发商的看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奥特莱斯业务。
2019年,唯品会确实宣布以29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了杉杉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的100%股份。唯品会表示,这次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杉杉商业旗下的奥特莱斯广场业务。
华润资本首个城市奥莱项目“长沙欢乐颂OUTLETS”已于近期开业。
华润万家购物中心项目计划打造的是一个购物中心,而不是奥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项目迟迟未开业,华润发现原有的商业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和趋势,因此决定大胆突破,开发并开业了旗下首个城市奥莱项目。
在2022年华润万象生活业绩会上,华润明确表示了对布局奥莱的看法和信心。华润表示,对于奥莱,他们的定位是机会型产品,如果有好的项目和合作机会,他们会积极尝试。
2023年上半年,从数据来看,奥莱似乎比购物中心还能赚钱!
奥特莱斯的赚钱空间不仅在于其销售商品的利润,还有其他多个方面的增长点可以去突破和创新。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奥特莱斯需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不断创新和拓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并实现持续增长。
也许,奥莱2023年上半年的爆火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这股“奥莱之火”可能会越来越旺!